若要评选出过去31天中国车市最引人注目的主旋律,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理想i8与乐道L90的“针锋相对”。

同样作为大型六座纯电SUV,这些车型均出自头部新势力品牌,拥有顶级创始人的背书,并在其各自品牌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开拓使命……
综上所述,这些特性相互叠加,使得两者不可避免地被终端消费者频繁对比,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
北京时间7月29日,理想i8率先揭开了其神秘面纱。客观而言,整场发布会给人的最大印象是中规中矩,无功无过。
李想的亲自站台和主讲,充分彰显了这款大六座纯电SUV的高价值。单从综合产品力来看,依然坚持这一观点:理想i8已经将“车和家”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。
然而,结合资本市场的反馈,其上市后美股股价的下跌已经充分说明了许多问题。
不知为何,从理想i8最初的预热开始,就感觉它缺少了L系列大获成功时的那份“丝滑”,反而处处显得有些“纠结”。究其背后的原因,在我看来,主要是因为有两座难以逾越的障碍横在它的面前。
首先,教育成本高昂的造型。
您认为它美观吗?
自理想i8回炉大改、延迟一年亮相以来,这一话题便成为讨论的焦点,直至今日仍被反复提及。摒弃传统SUV的庞大外观,转而采用更接近MPV的低风阻设计,这一变革不仅展现了勇气,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。
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,可以理解这家新兴汽车制造商的意图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挑战是需要费尽心思逐步说服用户接受,而不是立即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。
其二,定价显得有些拘谨。
在理想i8发布前夕,便有预测称其将与增程线的“同门兄弟”理想L8定价相同。最终结果,果然如此。全系分为Pro、Max和Ultra三个版本,售价分别为32.18万元、34.98万元和36.98万元。
顶配版甚至便宜了1万元。
诚意算是到位了,可绝谈不上惊喜。尤其是结合具体配置,明显感受到理想i8在尽量规避与理想L8之间的内耗,也注定了它必须在提前搭好的框架中折腾,无法像友商一样卸下包袱全力一搏。
换言之,“油电同价”已经是理想能够给出底线。
而造型的教育成本极高,加之定价的有些束手束脚,无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8的市场前景。
更为令人诧异的是,发布会上李想亲自官宣,这辆纯电大六座SUV的首批交付,定在了北京时间8月20日,并未沿袭理想惯用“上市即交付”的节奏。
与此同时,单论其上市时的福利政策,逼单效果一般,身边小定车主的转化率不高。而之前,走访上海的部分终端门店,展车覆盖率同样没有达到100%。
“理想i8是一辆好车,但有太多的先天阻碍,加上诸多竞品的疯狂撕咬,确实有点难办。”
借用身边的某位资深媒体老师的输出做一个预测,前期先爬升到稳态月销3,000-4,000辆,将是理想i8比较切实可行的目标。而从它开始,理想俨然结束了近几年的高速上行,开始进入由攻转守的阶段。
汇总下来,增程板块仍在不断承压,纯电板块还在等待强援。你说,稍晚入场的i6,能打一场翻身仗吗?
截至目前,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。
相比之下,可以肯定的是,继蔚来ET5、乐道L60的接连失利与不及预期之后,中国车市又给了李斌掌舵的公司又一次机会。
而它,便是开篇提及的另一位主角——乐道L90。
至于其肩负的使命,在我看来,就是这家新势力造车的生死战。卖好了,许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,譬如终端失去的消费信心也将重新回来,包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,同样有了实现的可能。反之,如果卖不好,后果不堪设想。
好在,有了7月初,那场颗粒度巨高预售发布会的铺垫,这辆纯电大六座SUV一直维持着比较高的热度。
加上本身产品力,几乎没有太大短板,并且在类似装载空间、内饰质感、补能体验等方面,又是同级别中的佼佼者,这些都为它打下了热销的基础。
另外,在展车、试驾车铺货、首批现车囤货等至关重要的产销环节,换由沈斐统管的乐道,一改曾经被外界保守诟病的佛系速度,主打一个准备充分,全力确保“上市即交付,交付即上量”。
当然,乐道L90真正的“杀手锏”,还是放手一搏的价格。
老实说,7月初,当李斌公布其预售价仅需27.99万元,全系标配85度电池,采用BaaS车电分离方案后,预售价进一步下探至19.39万元。

瞬间,感受到一股“拼刺刀”的意味。
也愈发感慨,如果乐道L60能够达到预期中的销量高度,那么乐道L90远远不至于这么玩命,会更加的游刃有余。
可惜,造车哪有什么“如果”。
很快,来到北京时间7月31日,这辆大六座SUV正式上市,全系与理想i8一样,分为Pro、Max、Ultra三个版本,最终售价对应26.58万元、27.98万元、29.98万元。
采用BaaS车电分离方案后,更是进一步分别下探至17.98万元、19.38万元、21.38万元。
以此同时,还推出了价格相当的七座版本。
不吹不黑,当看到上述几个数字揭晓的那一刻,结合整个SKU的合理分配,瞬间觉得乐道L90基本稳了。

无论从产品力还是性价比来看,该产品都具备热销的潜质。然而,我们仍需保持冷静,不可过早庆祝。
鉴于蔚来ET5和乐道L60的前车之鉴,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中,一时的惊艳并不可靠。相比之下,一辆优秀的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稳定的性能,才是真正的追求目标。
我还清楚地记得,乐道总裁沈斐在之前的专访中提到:“实际上,汽车行业有两类成功:一种是在发布会上取得成功,另一种是在交付阶段获得成功。我们更希望在交付层面取得成功。”
此刻,L90的漫长征程无疑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后续,如何保持热度不减,如何持续提升声量和用户认可度,如何确保最终输出达到预期,以及如何与后续加入的同门兄弟共同达到L80,形成双子星组合,打出组合拳,都是摆在它面前的关键问题。
为此,我们大胆预测,乐道L90的稳态销量将大概率维持在8,000辆左右;与乐道L80的销量相加,最高或将达到15,000辆。

写到这里,文章已渐近尾声。最后想表达的是,在全程见证理想i8与乐道L90两款纯电大六座SUV的竞争过程中,不难发现两家新势力车企在这一过程中,逐渐演变成为对方曾经的模样。
身份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汽车行业所具有的重资产、长周期和高风险特性。当前,它们截然不同的境遇往往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埋下的种子。
“纠结”的理想i8与“拼命”的乐道L90,共同印证了中国车市竞争的激烈程度。
一方面,习惯了顺风局的选手在逆风局中确实容易失分;另一方面,只有在面临绝境时,才能激发出最强的求生欲望。
总之,故事的剧情充满了跌宕起伏和引人深思的元素。今天的两位主角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整体局势的极佳视角。
当然,必须承认的是,打造纯电动大型六座SUV,本质上如同一场“豪赌”。成功,将是一片广阔天地;失败,则可能内外交困。
无论如何,仍应为理想i8与乐道L90的勇气与决心点赞。它们正以实际行动,努力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,打破当前略显固化的格局。